新聞中心
每個基座的花不能重復LED路燈
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 (徐婧)北京現有110萬余盞路燈。如何對這些路燈進行一體化管控?哪里的路燈亮、華麗?路燈維護有何高招?
在2月15日的北京新聞中心“雙奧之城·看典”互動展示活動的“全北京亮起來”主題專場,國網北京電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華燈班班長陳春光講述了北京的路燈是如何“亮起來”的。
燈、光、電密不可分,造就了城市絢爛的夜景。100多年前,京師華商電燈點亮了京城的盞電燈,揭開了北京公共照明的歷史。隨著現代電燈照明事業的延伸,京城路燈照明不斷進步,也在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北京路燈步入全速發展階段。以迎接香港回歸、奧運會、國慶60周年為契機,照明中心實施了“北京亮起來”“奧運靚麗”“廣場路燈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從路燈燈型、光源、供電設施及控制方式等方面,對舊有設進行大規模改造,極大地改變了北京路燈外觀和照明質量。
陳春光稱,北京市目前有110萬余盞路燈。如今,位于豐臺區的北京城市照明監控指揮中心對其中31萬盞路燈實施著一體化的管控和監測。一旦遇到雨雪霧天氣,需要提前開燈或延遲關燈時,監控指揮中心可以通過遠程遙控,人性化啟閉路燈,這也成為北京照明的一大進步。
作為北京的標志性景觀和照明設施,長安街的華燈會在節日期間全部開啟,與多姿的彩燈、霓虹燈相映成輝、分外妖嬈。長安街的華燈自1959年誕生以來矗立60余載,見證了中國騰飛的許多重大時刻,也見證著中國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
“華燈在誕生之初就具有一定的景觀性。”陳春光介紹,長安街上的華燈分為9球和13球兩種。一開始用電較為緊張,13球燈為平日燈,日日亮起;9球燈為節日燈,只在節日期間點亮。
為使華燈更加堅固耐用,長安街的華燈分別在1999年和2012年進行了改造。在1999年的改造中,將13球華燈的燈桿由水泥桿改為了鋼桿。隨著時代的進步,華燈又增加了音箱、攝像頭等功能。改造后的燈桿預留出了電線的走線孔位,以滿足這些新功能。
2012年的改造在傳承經典華燈造型,“修舊如舊”的基礎上,華燈班將華燈底部的基座換成了與廣場鋪磚一樣的花崗巖材質,使其融入廣場的整體風格,不會“喧賓奪主”;又將110個燈桿的基座主題設定為“百花齊放”,在每個基座四面手工雕刻花朵。“棵棵相同,座座不重”——同一基座四面的花朵為同一種,每一個基座的花不能重復。“這些花朵就像燈臺的編號一樣。”
景觀性與功能性兼具的華燈,不能臟也不能壞。陳春光稱,每年工人都會對華燈進行清掃和檢修,以保障其觀賞性和供電可靠性。檢修和清掃時間多為5-9月,只為在國慶當日呈現美的華燈。
以上信息由高郵市盛泰燈具廠整理編輯,了解更多路燈桿廠家,太陽能路燈,LED路燈信息請訪問http://www.coo369.com